詳細介紹
"國五條"被稱最溫柔調控 出臺后市場重現不確定
發布時間:
2024-04-09 08:52
傳統的樓市淡季———春節,今年卻呈現反常的情況。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9日至2月15日監測的27個城市樓市成交量,較去年同期普遍上升,在同比上漲的21個城市中,14個城市增幅超一倍。
在行業內外都對樓市未來走勢看好的時候,2月20日,“國五條”出臺,盡管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國五條”基本上是早幾年提出的老調,政策上并沒有多少新內容,是最為溫柔的政策,對高房價沒有殺傷力。不過,我們應該看到“國五條”出臺之后第二天,就把中國股市殺得落花流水,股市大跌。實際上,不管“國五條”有沒有新內容,但它向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出了一個十分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政府堅持宏觀調控不動搖。
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明顯走好的樓市與橫空出世的“國五條”,讓近期內的房地產市場重新陷入不確定階段。太平洋房屋不動產山東區域總經理林憲周認為,調控更多的是改變購房者的心理預期,對購房者來說,是否買房更重要的是市場的表現如何,而從目前來看,島城樓市還處于整體向上的勢頭。因此,他認為樓市不確定時間的長短,要看3月份的兩會精神。
2月20日,“國五條”調控政策出臺,一時間,業內外議論紛紛,新調控政策到底對樓市的影響有多大呢?心理影響更甚是大多數人的觀點,另外,專家認為新政出臺的核心在于穩定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市民更看重市場表現
對于日前出臺的“國五條”,島城某開發商認為從目前市場狀況來看,整個市場處于一種上揚的態勢,但是市場變化也很快,誰也不好說,不過他認為對于購房者來說,雖然調控政策又出臺了,但一來這次的調控內容變化不大,基本上是以往調控政策的重復,二來這么多年購房者經歷過多次調控,現在他們更看重的是市場的表現。也就是說,調控出來之后,購房者一開始會先觀望一下,然后根據市場情況再決定是否入市購買。
太平洋房屋山東區域總經理林憲周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國五條”基本上都是以往政策的再次重申,雖然目前還沒有出臺相關調控細則,但是估計不會有太多新內容出臺,所以從以往調控政策結果來看,“國五條”更多的依然是對購房者心理的影響,但他認為這次政策的影響只是暫時的,根本變化還是要看三月份兩會召開之后,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態度。
在某售樓處,前來看房的朱先生告訴記者,“對政策不太清楚,這次買房主要是想改善居住環境,價格合適就會出手。”現場也有部分購房者表示純粹是來摸摸底,看看市場情況如何的。
調控核心是穩定市場
對于“國五條”,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認為,本次中央強調的都不是新問題,此次重申,是因為有些城市區域市場發生了變化。所以目前應該是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加強制度的執行和管理,有針對性地穩定市場。
對于中央再次重申抑制投資投機,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分析稱,“去投資化”政策強化執行,無新政推出,總體定向寬松中伴有“階段性”收緊,將成為2013年房地產市場的總體調控特征。
對于“國五條”繼2011年之后,中央時隔兩年再次提出要求地方公布年度房價控制目標。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公布房價控制目標更強調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更嚴格的要求。
國務院此次再次強調對房產稅和住房信息聯網政策的實施,王玨林認為,“房地產稅是市場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一方面國家稅務主管部門要做有計劃地推進工作,來幫助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有主動性,讓市場盡快成熟。”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則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十分嚴峻。國務院對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部署,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給住房市場一個強烈信息,即兩會后政府對房地產宏觀調控不會放松而是會更加堅決,政府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儲備政策十分多。因此,“國五條”的出臺最為主要的作用就是要穩定當前國內住房市場之預期,不讓房價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