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2015年5月青島市土地市場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4-04-09 08:52
2015年5月,青島市通過招拍掛方式公開出讓土地67宗,供應面積3777畝,環比增加137%;成交土地20宗,成交面積729畝,環比減少75%。5月份土地成交總金額為11.6億元,環比增加約35%。
一、土地供應
1、供應用途及區域分布
5月份青島市新增供應土地67宗,分別為黃島區27宗、城陽區6宗、即墨市17宗、膠州市7宗和萊西市10宗。黃島區供應量最大,市內三區、嶗山區、高新區和平度市在本月無土地供應。
2、供應結構
土地供應總面積3777畝,用途主要為工業用地,占總面積的82%,商、住用地供應尚未到20%,可見近期土地供應依舊以工業用地為主。
5月份青島市土地總供應面積環比增加137%。工業用地供應大幅度增加,環比增加171%,商服用地供應也大幅增加,漲幅為351%,5月份出現了純住宅用的供應,地塊位于黃島區。
二、土地成交
1、土地成交用途
5月份土地成交總面積729畝,工業用地是市場成交主力,占總成交的59%,住宅、商住、商服用地分別占總面積的16%、15%和10%。
相比4月,5月份青島土地總成交面積環比減少75%,其中工業用地的成交面積大幅減少83%,促使青島市5月份整體土地市場的成交面積顯著減少。
2、土地成交區域
5月份土地成交總面積729畝。周邊區市仍為成交主力,成交情況,并未出現一家獨大現象,可謂“百花齊放”。成交前三名分別是黃島區、萊西市和膠州市,成交面積分別占總面積的24%、23%和19%。
5月份,黃島區、萊西市和膠州市土地成交“三足鼎立”,即墨市和平度市在五月份偃旗息鼓,無一宗土地成交。
3、土地成交金額
5月份土地成交總金額11.6億元。主要是商住和住宅用地,分別占總金額的64%和23%。工業和商服用地占比較小,分別占5%和8%。
與4月份相比,5月份總成交金額環比增加35%。相比4月份的成交金額以商住和工業用地成交額為主不同,5月份以商住和住宅用地成交額為主,由此可見商、住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土地成交額大小。
4、區域土地成交金額
從區域來看,5月份土地成交金額,市內三區獨占鰲頭,成交金額占總金額的64%。而黃島區憑借商住用地的成交位居第二名。
5月青島土地市場憑借商住用途的大量成交,在金額方面占據了土地市場絕對優勢。
5、商住用地成交
5月份,青島市土地招拍掛市場共成交商住用地7宗,分別是市北區商住1宗、商服1宗、黃島區住宅2宗、商服2宗和高新區商服1宗。成交土地面積295畝,環比減少12%,成交總金額約11億元,環比增加129%。
5月份,青島市平均成交樓面地價為2855元/㎡,環比增加226%。其中市北區樓面地價為3728元/㎡,黃島區樓面地價為1976元/㎡,高新區樓面地價為1510元/㎡。較4月份平均成交樓面地價為877元/㎡,主要原因在于4月份成交的商住用地集中在即墨市(1043元/㎡)、膠州市(1065元/㎡)和平度市(416元/㎡),拉低了4月份青島市的平均成交樓面地價。
6、土地成交溢價率
在本月成交的土地中,有一宗地塊出現溢價情況,位置是黃島區嘉陵江路北、衡山路東,用途為城鎮住宅,溢價率為7%,該地塊是繼2015年1月份后,再次出現明顯溢價的地塊。可見自網上招拍掛實施以來,地價波動幅度較小,溢價宗地明顯減少。
三、重點成交地塊
①5月8日上午,二次入市的市北區海岸路22號乙(原國棉二廠)宗地被中盛(香港)有限公司以7.4億元將其攬入囊中,成交樓面地價達4235元/㎡,獲得5月份“地王”稱號。
②5月15日,位于市北區新都心的地下空間被和達集團旗下的青島創和嘉祺實業有限公司以1530元/㎡的底價摘得,總價137.7萬元。這預示著青島市首宗地下空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網上掛牌完美落幕。
③5月26日,位于黃島區嘉陵江路北、衡山路東的HD2015-3017地塊出現了激烈了競價,保利經過22輪競價以超過2億元的總價拿下該地塊,成交樓面地價達3338元/㎡,溢價7%,創下了青島實行土地網上交易以來競價輪數最多的紀錄。
四、各成交企業排名情況
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中,中盛(香港)有限公司在總成交金額、成交面積排行中均位居第一,可謂名副其實的“真土豪”。
成交金額排名:
成交面積排名:
五、綜合評述
5月份青島市土地總成交面積環比有所下降,說明當前市場需求有所減緩。成交金額環比大幅增加,原因在5月份成交的商住用地份額增加,并且地塊的地理位置優越,如位于市北區的海岸路22號乙(原國棉二廠)地塊,被中盛(香港)有限公司以7.4億元成功競得。這使得5月青島市土地市場成交金額未降反升。
與此同時,5月份土地供應大幅增加,預計6月份土地成交面積會有所增加,而成交金額方面要看6月份的具體成交及商住用地的成交情況。
(本報告中土地供應與成交數據截止2015年5月31日已公布數據)